政策解读:《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门户网站 pysfq.xinxiang.gov.cn 时间:2023-05-30 17:04 浏览量:

  《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由平原示范区管委会批准印发,该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区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统筹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时空安排,是示范区管委会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背景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示范区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是示范区步入第二个十年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建设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特别合作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启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新局面。该规划《纲要》既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的规划,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启航的规划。

  二、总体框架

  平原示范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布局、定位与发展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包括10个重要章节。第三板块为结尾,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重点内容

  (一)“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示范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牢牢锁定“一区三城”(郑新一体化先导区、科教创新城、先进制造城、园林卫星城)发展定位,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高校科研产业、高端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统筹推进“一核四区”(核心城区、科教文旅区、先进制造区、中原农谷区、滩区试验区)联动发展,全面构筑“创新、产业、城市、生态”四大体系,在产业提升、种业科技、滩区治理、乡村振兴、开放创新等方面增强优势,全面开启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力争把示范区建成郑新一体增长极、一轴一带核心城,塑造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平原样板”。

  发展目标上,“十四五”时期示范区将坚持“两个高质量”,以“勇当表率、争做示范、抢占制高点”为导向,在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努力,在工业立区、生态美区、创新强区、开放活区、幸福新区等方面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二)“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使命和重点任务

  1.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郑新产业新高地。提速提质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绿色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物育种、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做大绿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农业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高校科研产业。以平原科教城为载体,培育教研产深度融合的产业链群,建成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集聚地、创新创业首选地。发展壮大高端服务业。重点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总部经济、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建设国际高端消费品牌集聚地和文娱时尚消费新空间。

  2.全力打造中原农谷,争创国家农高区。积极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打造河南“农业芯片”。明确中原农谷功能定位,聚力打造“四大中心”“两大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围绕种子、种苗、种畜,明确育种方向。开展种业重大工程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育种业企业,推进种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和种业公共平台建设。构建种业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包括构建种业关联产业体系、种业基础能力支撑体系、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体系、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

  3.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共筑高效衔接跨河通道。重点推进龙凤大道跨河市政快速通道开工建设,积极参与“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打造与郑州半小时通勤圈。共谋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共建高品质都市生活空间。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改善城市内涵品质,打造对接郑州的核心节点。提升乡镇节点功能,全面推进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4.着力创新先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设基础设施体系,围绕综合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等,全面提升支撑能力。着力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拓高水平开放合作新局面。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着力安全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原文链接:http://pysfq.xinxiang.gov.cn/sitesources/pyxq/page_pc/xxgk/xxgkml/zfwj/articleab1bf3cbd8e54fb3ab30390e2d068b83.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