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紧抓产业!近年来,位于黄河滩区的新乡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旅研学和预制菜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黄河滩区乡村振兴之路。
12月6号上午,在村西头的马术俱乐部里,工人们正在给新修的马场安装围栏,这个占地7亩多的马场本周即将投入使用。马术俱乐部是杨厂村2022年引进来的文旅项目,目前有室内,室外两个马场,大小赛马30多匹。
马术俱乐部营销负责人张梦杰坦言,当初也是跑了好多地方,最后才选定的杨厂村。不仅因为这里交通便利,而且村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特别支持马术这个行业。
为了服务好马术俱乐部在黄河滩区的落地发展,杨厂村党支部书记王文伟告诉记者:“村两委专门派了一个干部,跟他们对接,给他们搞好服务。”
马术俱乐部的到来,加快了杨厂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脚步,卡丁车俱乐部、研学基地、帐篷露营地和特色民宿随即相继而起,成为当地一张特色旅游名片。在此之前,杨厂村已经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了海棠樱花园,推动海棠樱花和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逐步打造了集田园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合一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让当地人实实在在的从“绿叶子”换来了“红票子”。
“这些文旅产业,每年给咱村集体增加有近30万块钱的收入。”虽然刚刚起步,但说起文旅研学产业的收获,村支部书记王文伟非常高兴。
尝到了乡村旅游甜头的杨厂村马不停蹄,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依托滩区的地理地形规划建设的黄河水乡湿地公园,眼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这座公园建成后,将会把村子周边的各种文旅项目串在一起,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吃住、娱乐、研学、游玩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省委办公厅驻杨厂村第一书记杨伯毅,现场给记者描绘了村里的文旅研学发展规划:“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文旅康养项目,把我们杨厂村的北部区,建成一个文旅的大集合区。也变成一个郑州人可以来游玩的后花园。”
除了文旅研学产业外,如何依托滩区丰富的种植资源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是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杨伯毅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奖补政策争取等形式,杨厂村引进的河南由甲田农业科技公司和千味央厨等企业,正在打造农副产品的全产业链条。从蔬菜种植、木耳繁育到净菜加工再到冷链物流、终端食品供应,产业链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让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到了实惠。
罗冬青是在食品企业务工的杨厂村村民,平均每个月能拿五六千块钱工资。“也不用去外面打工挣钱,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高工资,还不耽误接孩子做饭。”
谈起食品加工产业对村民务工就业的实际帮助,驻村第一书记杨伯毅告诉记者:“目前千味预制菜生产基地,用工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人,其中我们本村人口将近二百人。还可以为我们村(每年)集体分红五十万元。”
产业旺则乡村兴。在文旅研学和预制菜产业的助力赋能下,杨厂村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改变。村民增收致富,村庄也变得和美宜居。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对于未来杨厂村的发展,杨伯毅有更多规划:“我们要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在未来几年,把我们杨厂村打造成黄河滩区和美乡村的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