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营商软环境离不开“硬监督”。平原示范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问题导向,以监督“赋能”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对发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冷硬横推等问题,“清单式”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适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专题网络问政”,压实责任、公开承诺,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点对点”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12个,聘请12名社会威望高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营商环境观察员,及时发现涉企营商环境问题和反映企业困难,搭建政企“直通车”。近期,对影响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下发11份《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11家单位系统整改、以案促治,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17项。
“我们学院在示范区拿地即开工,10个月就完成了建设任务。”新乡工商职业学院负责人非常感慨,决定入驻示范区后,学院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优质服务。“硬监督”促进问题整改。该区成立“党工委主体责任+纪工委监督责任”双专班,细化实化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教育医疗等12个重点整治领域,推动各职能部门按照“一行业一领域”“一项目一清单”要求,分级分类找准重点整治“小切口”,打通优化营商环境阻点堵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11个,建立和完善制度7项。深入排查问题,归纳梳理154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监督部门整改。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对接公安、审计、信访等部门,处置问题线索26件,立案7件。“近期,针对医保社保窗口一名工作人员服务办事群众态度冷硬、消极应付问题,我们建议主管部门对其组织处理,调离窗口岗位。”该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说,区纪检监察工委围绕市场主体和群众关注的问题,采取走访企业、模拟群众办事走流程、“码”上监督,以及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等多项“嵌入式”监督硬措施,严查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硬监督”为群众纾难解困。该区纪检监察工委紧盯办事窗口,监督督促各行政服务窗口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建立“有诉即办”“延时服务”等工作机制,即时帮办、服务群众“不断档”,力争办事群众“最多跑一趟”。如市场监管窗口人员在接待一位农牧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时,得知其因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履行办理程序,即启动“主动帮办+全程代办”服务模式,安排专人协助其办完所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