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示范区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新乡先进群体、优秀基层干部以及专家人才等优势资源,提升“师傅引领、徒弟跟学、互促互补、携手共进”的帮带成效。9月24日平原示范区举办“导师帮带制”、“薪火课堂”第一期。示范区各乡镇(街道)分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党建办具体业务人员、全体帮带导师和帮带对象参加本次课程。
本次课程邀请到了两位帮带导师作典型发言,第一位是靳振升,为原武镇机关干部帮带导师之一。该同志自1981年到原武镇政府工作,现已四十余年,前后经历多任党政主要领导,参与了圈楼、吴庄、仓西等行政村整村搬迁安置,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服务群众、解决群众问题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第二位是韩董庄镇李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广付。该同志自2010年担任李屋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踏实为群众办实事,在党员、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已连续4届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两位帮带导师根据各自工作实际为大家传授了务实管用的基层工作方法,又分享了积累的宝贵经验及多年工作心得。
课程结束后,部分帮带对象及帮带导师分别进行现场交流发言。
最后,组织人事局针对本次培训提出几点意见:、各乡镇(街道)一定要把“导师帮带制”工作,作为提升乡村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来抓,要深刻认识到“薪火课堂”的丰富内涵,探索创新出更多、更有效的帮带载体,建立起“导师帮带制”长效机制。二是落实上提高标准。要高标准打造乡镇“薪火课堂”,充分利用好优秀基层干部、专家人才等优势资源,紧抓乡镇工作例会、主题党日和“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等,探索多种有效载体,将“薪火课堂”办出特色,让农村优秀干部“薪火相传”,为示范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三是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各乡镇(街道),要采取“双向评议、立体评价、综合考评”的评价办法,落实好帮带双方“周学、月谈、季评”制度,注重引入群众评价机制,既考虑教得怎么样,也要考虑学得怎么样,持续巩固提升开展“导师帮带制”以来形成的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