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五融”融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气象

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门户网站 pysfq.xinxiang.gov.cn 时间:2023-08-14 08:40 浏览量: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着力提升“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保障能力、动员能力”六大能力,以“三七二马一争先”机制为引领,推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落细落地、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在“示范”立标杆,从“特色”求突破,以“亮点”创品牌,走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第一方阵。

  文明实践融理论宣讲“提修养”。着力打造“文明有约、书香刘庵”“文明市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与省委党校高度对接、与省市新闻媒体紧密衔接、与院校企业有效联结,融合各方优质资源,建强思想文化宣传阵地。组建“宣传干部+党务工作者”、“理论专家+学者”、“百姓名嘴+群众”多层级宣讲队伍,成立好故事宣讲团、巾帼美韵宣讲队多样化宣讲团队,就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美德家风故事会”等宣讲平台,以“理论+文艺”“故事+政策”等形式创编三句半、快板词,把大道理讲明白,让广大群众在宣传教育中获得精神滋养,提升文明素养。

  文明实践融党建阵地“搭平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统筹协调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着力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整合资源,按照“六有”标准,建成集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基地2个,文明实践点4个(课堂小院、书香小院、科普小院、法治小院),清平乐廉韵廊道1个,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

  文明实践融乡村振兴“促发展”。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精准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激发不竭的精神动力。依托刘庵村优越的区位优势、优质的文化优势、优秀的人才优势,与河南豫扶科技网络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北郊片区集党群服务、文明实践、文化卫生、村史馆、陶瓷馆、抗战纪念馆和驻村第一书记农产品加工展示中心、电商基地,与归禾驿站深度打造“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旅游研学项目,利用现有土地发展飞地经济、建设油莎豆产业园。打造一产种植、生态特色养殖项目,二产加工项目,三产融合产业园,做到文明实践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到产业链上。

  文明实践融环境整治“展形象”。积极践行“清洁美化家园 守护绿水金滩”的理念,以文明乡风引领和美乡村建设。采取“实践站组织、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组织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12人,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省级森林乡村建设标准,新栽石楠球、桂花树、石楠树、枇杷树共近1000棵,面向村主干道、房前屋后垃圾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环境卫生问题开展集中整治27场次,清理占道旱厕36处,拆除违建大棚13000平方,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文明实践融文明乡风“树标杆”。始终坚持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干有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引导和教育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60余份,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6人,“好党员”4名,“好乡贤”1名,“好支书”1名,“群众组织好会长”1名,获评省级美丽庭院1户,市级文明家庭1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群众学榜样、争先进,倡树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到实处,为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