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村庄走上文明健康之路。
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是黄河滩里的一个小村庄,总人口仅有700多人,但该村紧邻郑州黄河大桥,地理位置优越,是桥北乡对接郑州的桥头堡。近年来,刘庵村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党建为引领树起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的大旗。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建做得好,可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优势,有助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到城乡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打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才能更好促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刘庵村党支部经过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形成了“13465”精神文明创建模式,即:一讲,身边人讲身边事;三亮,党员亮身份、文明亮积分、户户亮家风;四培,培育新农村、新农民,培栽新知识、新技能,培养新生活、新追求,培植新乐趣、新风尚;六起,理论讲起来,村规立起来,群众聚起来,文化乐起来,环境美起来,好人树起来;五好,在党支部做好党员修身奉献光辉模范,在社会做好公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家庭做好成员孝老爱幼手足相亲,在单位做好职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刘庵做好村民崇知尚学和合内善。
以党建引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效能如何,关键要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刘庵村始终坚守天道酬勤、孝亲敬贤、耕读传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倡导古韵学风、耕读家风、孝善民风、勤朴社风,组织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内容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传承的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涵养新时代刘庵人的精神世界,凝聚起团结一心、共建文明和谐幸福新刘庵的强大精神动力;刘庵村持续开展“弘扬爱国情、喜迎二十大”,以“我为祖国升国旗、我把国旗迎回家、我为祖国唱赞歌、我和国旗合个影”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展示出富裕、文明、书香、幸福新刘庵人的精神风貌。
同时,刘庵村党支部还把“三七二马一争先”工作机制引入到新时代精神很文明传建中来,他们提出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也要马上办、马路办,百姓事无小事,事关精神文明的事,只要是群众的正当需求,就要拿出“三七二马一争先”的精神,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
这些事在别人看来很小,但在刘庵村党支部看来每一件都是关系村民生活品质的大事。刘庵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州说: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暖民心、纾民困、解民忧的紧迫感,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把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党建引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也需科技赋能。为深入挖掘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的时代价值,把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渗透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村文明中。刘庵村党支部通过微信群、村快链等形式,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广征民意,广聚民力,把培育出的黄河谣、刘庵赋、书香韵、孝善吟及公约街、农耕图、星光路为主题的黄河文化、耕读文化、孝善文化、书香文化等分门别类,制作成宣传片,让每一位村民看到了美丽的新刘庵、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为打造富裕刘庵、生态刘庵、法治刘庵、文明刘庵、幸福刘庵开辟了更加快捷的路径。
如今,通过党建引领,一次次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在刘庵村到处开花,一项项便民惠民的志愿服务在刘庵如雨后春笋,这些犹如一粒粒文明的“种子”,已经在桥北乡刘庵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