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示范区师寨镇峪里新村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在村内街道墙体上绘制了一幅幅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有了灵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鲜的时代感让文化墙成为乡村振兴的“代言人”和乡风文明的“传播者”。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近日,走进峪里新村,一面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映入眼帘,扮靓了乡村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在一幅大型壁画《峪里故乡》下,峪里新村党支部书记杨迁民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老家新村”的动人故事。
“这幅画是我老家实景拍摄的一幅画,我们村2000年的时候为了支援南水北调建设,整体移民到这里。这幅画能体现出山好水好,环境相当好,为啥把这幅画画到墙上呢?就是让后代人记住老家、不忘老家情怀,也能激发大家现在建设新村的动力,把新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平原示范区师寨镇峪里新村党支部书记杨迁民说。
杨迁民介绍,村里原来街道又脏又乱,墙面被乱涂乱画,经过规划,村里精心设计了精美图画,写上了漂亮的书法,就是要把文化墙建成政策明白墙、文明礼仪墙、美德教育墙,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要通过文化墙营造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既要记住乡愁,还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知识、文化,传播党的好声音,讲好峪里新村好故事,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新家园的热情。
为了支援国家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洛阳市新安县峪里村村民从岱嵋山脚下搬到了平原示范区师寨镇峪里新村。峪里新村不但建设了整齐划一的连排新居,还规划、绘制了展现乡风文明的文化墙。文化墙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历史、二十四孝、富民政策、寡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涵养着民风,也见证着美丽乡村的巨大变化。
“这几年,俺村的变化非常大。以前街道是土路,现在全部是水泥路,村民出行也很方便,乡村邻居比较和谐,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对村里未来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峪里新村村民于林林说。
如今,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峪里新村也卯足了劲。峪里新村利用交通区位好、特色农业有规模的特点,正在加紧推进峪里新村“三期工程”建设,发展集文化、美食、特色农业等产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杨迁民表示,村里的乡村振兴建设分三期,一期是美化墙体,现在已经全部结束;二期是建设温室大棚,增加村民收入,部分大棚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现在正谋划三期,计划发展民宿、采摘、餐饮等。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壮大集体经济,村民有活干,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