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米,黄河水自流灌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我们村贫困户都受到过家政、面点师、焊接等技能培训,既通又精。您可以放心聘用,我敢保证是您企业的好手!”……这位逢人就推荐自己村的产品和劳动力的人就是祝楼乡祝楼村支部书记娄季彬,每年经他推销出的大米达6万余斤,村民送他外号“祝楼带货一哥”。
据了解,祝楼村现有村民4200多人,贫困户10户19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水稻种植。今年疫情的发生给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大米销售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避免贫困群众因为大米滞销影响收入,娄季彬开始向周围推销起产品。
娄季彬通过电话推销,向身边好友以及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村民推荐祝楼村的大米,“咱的大米黄河水浇灌,口感是没得说,反正都要吃大米,为啥不吃咱自己村的大米呢?”娄季彬逢人便推销自己村的大米,一年下来经他手推销出去的大米达6万余斤。
与此同时,祝楼村完善了“党建+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从人和思想入手,激发党组织活力,引导贫困群众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祝楼村党员干部和村党支部签订承诺书,对贫困户实行认领穷亲,结对帮扶,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20余件。
除了推销大米,娄季彬还通过各种机会向企业推荐就业人员,尤其是贫困劳动力。近年来,祝楼村多次组织培训机构对该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家政、面点、焊工等技能培训,培训学员200余人次,娄季彬先后为恒大、新沂河等企业推荐就业人员120余人。“只要咱的贫困户有劳动力,我就极力向企业推荐,多一分就业渠道,就多一分收入,就能早一天脱贫。”娄季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