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层浪,又是一年麦黄时。中原大地,又一次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5月17日,由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2024年国家冬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观摩活动,在位于中原农谷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品种基地举行。本次展示示范聚焦“种业新质生产力”,共享小麦种业发展最新成果,共话小麦种业振兴大计。
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内育种行业第一股,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勇担社会责任,多次承办国家级种业核心品种展示活动,为服务农民选种、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做出贡献。在本届活动中,秋乐种业小麦主推品种百农307、郑麦9188以及后续品种秋乐麦918、秋乐麦985在展示活动中均有不俗表现。
据了解,品种展示评价是甄别品种优劣的“试金石”,2018年以来,全国农技中心连续7年在河南举办国家冬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观摩活动,已累计展示评价新品种1700余个,其中核心展示品种近100个次,陆续推出一批批潜力大品种,使一批批真正的“金子”品种脱颖而出。一方面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看禾选种的可信途径,成功解答了品种“井喷”农民选种难的时代课题;另一方面为育种单位提供了推介品种的“舞台”,为种子企业提供了选品种的“赛马场”。
新乡市政府副市长陈剑虹在致辞中表示,新乡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核心区和“南北分界过渡带”,是南北物种交叉种植、繁育、推广的最佳试验场所。新乡将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聚焦中原农谷建设,在创新平台提升、育种创新攻关、种质资源库建设、种业企业引育、物理空间构建等领域持续发力,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表示,小麦优良品种展示评价和宣传推介活动,对于引领黄淮海地区乃至全国小麦育种创新,促进小麦产业提质增效以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下一步,他们团队会聚焦种业新质生产力,继续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一批具有高抗赤霉病性能和优良综合性状的新种质,提升小麦主产区应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为我国小麦产业的连续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表示,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小麦制种能力在19亿公斤以上,占全国的38%,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在河南举办冬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观摩活动,加强小麦品种试验技术培训交流,对于引领全国小麦育种创新,促进小麦产业提质增效以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表示,品种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品种展示示范是品种审定后大面积应用前的重要环节,全国农技中心连续7年在河南开展冬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不仅为育种单位展示最新育种成果提供了重要平台,促进了优良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更是新形势下助力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表示,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创新品种大浪淘沙新机制,会同各级种业管理部门,共同打造农民选用良种、企业营销良种、管理部门推介良种的共享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已建成了由180个国家展示基地和1300多个地方展示点构成的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网络,线上线下观摩人数近千万人次,每年遴选推出了一批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好品种,尤其是品种核心展示,结出丰硕成果,许多品种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下一步,全国农技中心将把品种展示评价作为品种管理的重要抓手,按照“推技术、提单产”的时代要求,结合小麦重点县整建制单产提升行动,健全展示评价网络布局、优化品种展示评价方式,更好服务于品种创新和生产需求,把品种展示评价体系打造成推进种业振兴叫得响的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