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农〔2025〕 号
平原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平原示范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根据《新乡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示范区实际,研究制定了《平原示范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5年7月24日
平原示范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5〕3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5〕261号)《新乡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农办〔2025〕27号)要求,为做好2025年示范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文明乡风建设等人才需求,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中原农谷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113人。培育类型为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
高素质农民培育及人均补助资金测算标准如下,费用根据实际需求支出。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培育,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7-12天,全年跟踪服务,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左右。线上学习时数不高于总学习时数的15%。
三、重点方向
(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粮油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粮油产能提升主体培育。重点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主体培育,聚焦玉米、小麦、花生等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技术技能水平。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结合示范区主要产业,以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养殖理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和绿色发展等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紧密结合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特色技能培训。
(三)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育。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突出农业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融合的“农业+”新产业,突出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等内容,培养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带头人。加强与人社、共青团、妇联、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部门联系,培育对象重点关注青年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带动能力的青年带头人。
(四)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培育。围绕贯彻落实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有关要求,提升农民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践行移风易俗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乡村文艺创作者、乡村文化传播者和农文旅融合型产业带头人,重点开展乡村礼俗传承人、农耕技艺传承人、村艺工坊传习人和乡村工匠等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围绕乡村设计、建设、治理、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开展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提升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重点对农村改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乡镇乡村治理从业人员开展培育。
四、有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强化担当,精心组织,配合农业农村局做好示范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一)完善组织管理,强化规范管理要求。严格遵循《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切实落实行政主管人员主讲“开班第一课”制度,强化工作导向和政策引领。强化档案管理,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
(二)优化培育资源配置。严格遴选综合素养课程教材与师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综合素养课程首要内容。广泛整合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优质资源参与实践教学,从中甄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对培育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资源等全要素规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遴选标准。充分发挥农科院所、农技推广站等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三)构建全程监管机制。完善市、区联动监管服务体系,市本级将加强对区培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定期组织随机调度与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必要时启动停班整改程序;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对培育机构、实训基地实施全过程监管与服务,严格审核开班计划和培育对象资格,跟踪培训进度。全面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能,严防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禁通过向培育对象发放补助(包括现金、物资)的方式招揽学员参加培训。依托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培育全过程跟踪管理,培训系统信息填报要准确无误,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确保与培训的实际情况一致,不得弄虚作假。利用云上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强化过程管理与支持服务,依托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做好资金支出管理。培训机构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加强培训期间安全管理,重点保障培育对象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及培训基地安全等。
(四)推进培育模式创新。立足实际,探索差异化、特色化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推进校地合作委托制培养与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路径。聚焦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农民群体需求开展精准培育,探索建立培训学分与学历教育学时转换机制,支持农民提升学历层次。鼓励培训机构利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域的应用,提高培训实效。及时总结提炼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经验与创新做法,多渠道开展宣传推广,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辐射带动效应。
附件:平原示范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一览表
附 件
平原示范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一览表
乡(镇、街道)
培育类型和任务 | 常规培训任务(人) |
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 | |
韩董庄镇 | 24 |
龙源街道 | 4 |
桥北乡 | 19 |
师寨镇 | 24 |
原武镇 | 22 |
祝楼乡 | 20 |
合计 |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