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报平原示范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的请示
中共新乡市委组织部、新乡市财政局、中共新乡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新乡市农牧局:
根据《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方案》(豫财农改【2016】13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示范区组织人力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社会事务局(农办、农牧局)等部门项目负责人组成项目考察组进行了方案评审、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综合评定、立项公示,认真筛选出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张双井村、桥北乡盐店庄村2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并按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组织材料上报。
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张双井村,位于黄河以北、黄河大堤以南,现有280户,共计1624人,耕地面积31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由田双井、甄双井和张双井三个自然村组成。2016年精准识别保留贫困户23户75人,2016已经帮助脱贫13户58人。2017年脱贫3户10人,剩余7户7人属于五保户。目前,全村有党员4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有7人,其中村党支部成员3人。整个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政治思想坚定,全村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被评为原阳“五星级党支部”。通过论证、考察和“两委”研究,拟与新乡市宏峰创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园区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100多人,其中安置贫困户就业5人,公益性岗位9人,目前该园区被平原示范区确定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各项手续齐全,发展势头良好。项目建设内容:决定把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宏峰创业园西南角标准化厂房3000多平方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总投资200万元。该项目属村集体占控股权,无经营风险,可稳定的增加村集体收入14.2万元。收益的30%作为村集体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23户贫困户的进一步兜底救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补贴与奖励,贫困家庭就医治病应急等),收益的70%用于村集体活动经费、维修公共设施经费、环境整治经费等杂项开支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张双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不仅可以保证贫困户全部脱贫,还可以帮助部分生活水平较低的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保证他们不再返贫。
盐店庄村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最西端,东邻107国道,南邻黄河与郑州隔河相望,西邻焦作市武陟县,北邻武陟县王菜园村,原贫困村,已脱贫。全村620户3400口人,土地11000余亩,全19个村民小组,党员86名,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该村因地制宜确定了改变传统农耕模式,大力发展鲜桃和中药材的经济种植思路。十年间,全村鲜桃的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药材种植面积1500余亩,全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2000多元速升到了2017年的8000余元。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盐店庄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项目建设内容: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桃市场,其中财政资金120万,村集体出资80万,建设80座钢结构大棚,每座大棚面积200㎡,造价2.5万元,预计每座大棚年效益2万元,年效益共计160万元。建成后村民可在自家地头就可进行采摘和销售,形成种、产、销产业链。依托河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新乡市林业局林业推广站给农户免费提供专业种植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给农户创造优越条件,降低种植与销售风险。也会带动周边各村,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交易中心,为村民桃子的销售带来一个有力的保障。该项目的收益主要是对外出租管理收益,项目投资依靠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未来收益的10%将作为村集体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44户贫困户的进一步兜底救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补贴与奖励,贫困家庭就医治病应急等等),90%作为土地租金及管理费用等成本及村活动经费、维修公共设施经费、环境整治经费等杂项开支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
以上两个项目选择因地制宜、规划合理,建设条件成熟,收益稳定可预期,符合村集体发展实际和村民意愿,可行性很好。项目实施后,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农村生产要素,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当否,请批示。
附件: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基本情况汇总表.xls
新乡平原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 新乡平原新区管委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财政局
新乡平原示范区社会事务局 2018年3月26日